图|《悬崖之上》
今天下午去看了《悬崖之上》的点映,张艺谋的新片。看完之后,我在停车场就忍不住发朋友圈:
好看。
张艺谋就像一壶老酒,越老越醇。
朋友问好看在哪,我答,故事完整,节奏明快,画面有品质。
但我不是来推荐电影的,我想谈谈张艺谋这个人。
最近这几年,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张艺谋了。我对张艺谋乃至对国产电影有所认识,是2005年上了大学之后的事。在电脑上看过张艺谋出演的《老井》,看过张艺谋成名作《红高粱》,还看过他的另类代表作《活着》。
但是那个时候,这些都已经是「传说中的张艺谋」,现实中的张艺谋早已从这些反思性电影抽身而去,投向商业片对怀抱。
人间三角的slogan是「拥抱商业文明」,张艺谋是拥抱商业文明的先驱。当时由知识分子主导的舆论场,对张艺谋的商业片评价是很低的。
他遭到的是「劈头盖脸的痛骂」和「痛心疾首的惋惜」。评论家变着花样骂他,说他「变了」,说他「媚俗」。
说实话,张艺谋那些商业大片的艺术成就确实一般,像《三枪》那样的电影更是羞耻性的存在。但有些骂也有时代转型的特定因素,国人对商业电影的偏见,很多都转化成了砸向张艺谋的唾沫星子。
我记得那些年,批判张艺谋几乎成了政治正确,这种景象差不多持续了十多年。可以说,我这代人(85后)在求学求知的黄金时期,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人对张艺谋的批判、不屑、谩骂乃至人身攻击。
在我印象中,直到《归来》2014年上映,知识界对张艺谋的评价才明显变好。我也是从那个时候,开始重新认识张艺谋。
自那之后的张艺谋电影,我几乎每部都看了。《长城》不太感冒,《影》还不错,《一秒钟》我大爱。
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打动我,但我发现张艺谋这个人本身,越来越吸引我。
张艺谋,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一个人。这样的人不多,在这个时代尤其少。
今年,张艺谋已经71岁高龄,但是他有三部电影上映。《悬崖之上》后边还有《坚如磐石》《狙击手》。而《一秒钟》去年年底刚上映的。
我看过的《一秒钟》和《悬崖之上》,都是品质上乘。如此高产的背后,是罕见的勤奋与毅力。
你可以挑剔说这些都不是天才之作,因为张艺谋从来就不是天才型选手。但你绝不能无视张艺谋对拍电影这门手艺的坚持与热爱。
张艺谋曾经说,自己不是那种特别有天赋的人,电影就是个手艺,所以,不能停,停了,手就生了。
张艺谋就是这样一个「凡人」导演。如果要加个前缀,他是一个名利心很强的「凡人」导演。
他拍过不少俗片,做过不少俗事。他从不自诩清高,早就承认过自己做不到「众人皆醉我独醒」。
但是这么多年来,得过很多奖,又挨过许多骂,他却一直没有放弃电影这项事业。
有时候外界骂得狠了,他也会辩驳,会「怒」,但是转过身,他又吭哧吭哧去拍电影了。他坚持用电影表达自己。
他或许性格不够勇敢,姿态不够优雅,但是他真的是爱电影啊,真的在用一辈子去拍电影啊。
多年之前,面对非议,张艺谋说:「日久见人心吧。几十年的时间过去,也许人家会说,这个人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,他就是一个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人。」
当时估计很多人以为他在故作谦虚,时间证明,人家真的就好这口。就像王朔说的,「他要拍不成电影,会痛苦而死」。
我喜欢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人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发现自己最欣赏的人物,身上都有一股「轴劲」和一股「笨劲」
因为「轴」,他们认准一件事,就死死咬住,绝不放弃;因为「笨」,他们甘愿下苦功夫,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其实这些人是真正的聪明人,只有聪明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,知道自己不是全才。由此倒推出恒心的重要性。「人而无恒,终身一无所成」。小猫钓鱼的故事,不光是讲给小孩子听的。
聪明人都喜欢干笨事,笨人却喜欢耍小聪明。
岔开一下。人间三角有一句口号:你我一起,戒掉焦虑。前几天有读者在后台问,教教我,怎么戒掉焦虑?
我觉得现代人之所以普遍焦虑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选项太多,定力太少。
今天看到别人炒股挣钱了,去跟人学炒股。明天看到别人炒房挣钱了,去跟人学炒房。
工厂上班的,看见送外卖比较来钱,辞职去跑外卖。跑几天外卖,又想去开网约车。这里只是举个例子,没有看不起任何职业的意思。
事实上,大多数人真正擅长的事有限,而且一开始往往什么都不擅长。只有当你钻进一个领域,吭哧吭哧干很多年,积累出经验、技巧、资源,它才能变成你安身立命的东西。
但是现在社会变化又很快,今天一个趋势,明天一个风口,大家都去追赶新的潮流,生怕被社会抛下。殊不知,风口来的快去的也快。别人去的早,成了风口上的猪,你赶过去的时候,猪啪嗒掉下来砸你脸上。
戒掉焦虑,重要的是认识自己,搞清楚自己是谁,自己十年二十年之后想要成为谁。认准方向,干就是了。
我从大学毕业开始,对自己的定位,就是一个安心写字的人。以前在传统媒体写字,现在在自媒体写字。也许有一天,我写的字会以视频、音频、AR的形式呈现,但我还是个写字的人。
一辈子,能把写字这一件事做好,我就心甘了。
三角笔记:我发现自己最欣赏的人物,身上都有一股「轴劲」和一股「笨劲」。
继续阅读
本文原载于公众号【正商经略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