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大家好,我是浪浪,人称保险蔡徐坤。
前两天,澎湃报道了一个新闻,有位36岁的比亚迪员工在家里猝死了。
据悉,该名员工在生前的一个月时间里,每天的工作时长为12个小时,并且一个月只休息了两天。
而在猝死前,他刚刚连续上完7天的夜班。
之后他回到家里休息,就此在一片昏黑中,一觉不醒。
事后他的家属赶到西安处理后事,并准备跟比亚迪讨要一个说法。
我老公/儿子在你这上班,把人给上没了,总要有个交代不是。
但比亚迪却认为,这名员工的猝死与工作无关。
而且他是在家里猝死的,按照规定,也不能鉴定为工伤,拿不到工伤赔偿。
不过即便如此,作为一家有担当的企业,我们愿意出于人道主义,支付一笔抚恤金。
多少呢?我出两万。够人道了吧?
家属不同意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比亚迪又决定加到八万。
而后,这个事情引起了社会关注,很快的,比亚迪一次性加到了20万。
没办法,也不能在这继续耗下去。
于是家属也同意了,这事就此掩过。
看到这事的时候,我第一时间想到的,是前段时间大厂们出台的 “减少加班“ 相关规定。
又是工作日加班,按劳动法给加班费。
又是限制加班时长,每天最多3小时,每月最多36小时。
又是加班需要申请,领导不批不能加班。
然后这段时间里,我问了一下在大厂里上班的朋友,他的说法是,该加的还得加,甚至他感觉最近卷的更厉害了。
那能不能申请加班呢?我又听到了一个很微妙的说法。
他说,领导说可以申请,但是如果是做自己的分内事,那不建议申请加班。
这个分内事的说法,说的就非常有意思。
什么叫分内事呢?理论上,公司给你布置的任务,都可以算是分内事。
然后他们的工作也很精彩,白天上午开会,下午开会,到了临近晚饭时间的时候,领导说今天我们开会提到的xxx,这个东西你明天要给我。
好了,今晚是铁定要加班了,甚至可能要通宵。
那能申请加班吗?申请个毛,领导的话你没听吗,做分内事不能申请。
再说了你今天开了一天会,啥事没干,你好意思提加班申请吗。
那咋办?最后还不是提着笔记本回家,接着肝。
但是,在家加班猝死,不算工伤。
有时候也不能怪资本无情,实在是在家猝死的可能性原因太多了。
你在工作环境猝死,就算是摸鱼,那也算工伤,因为这个特别好下定义。
但是你在家或者说在咖啡店加班,不幸猝死了,那很难界定。
有可能你在赶到不舒服的时候,你已经关了电脑,你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,还可能去洗了个澡,然后人再没的。
这样的话,是不是因工猝死的界定因素,是很模糊的。
一般申请不了工伤赔偿。
而工伤不赔的话,这个底,就得自己的商业保险或者是公司来兜。
但是公司会兜这个底吗?
很难,公司看的不是人情,看的是这件事的影响力。
如果事情闹大了,多多都要给。
如果家属也都是文明人,大家和和气气坐下来聊天。
那完了,在位司其职,对方一定会尽量砍价。
毕竟你在家猝死,我都不知道你到底算不算过劳,而且你都在家了,你怎么会过劳呢。
是不是以后,但凡有员工在外作死,猝死了,都要算到我们公司头上。
他们会这样考虑问题。
所以,在家加班猝死的赔偿这事,必然会变成公司与死者家属的博弈。
给太多,影响不好,给太少,又没法收场。
那怎么办?家属只能尽量把事情闹大。
但是,员工猝死这事,能被放大是一种偶然。
大公司养的公关也不是吃素的,有时候实在是友军推波助澜,社交媒体传播的太快,才压不住了。
不过现在,大家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个事情,哪家大厂不死人呢,都怕有一天火会烧到自己家,现在大家奉行的原则是“沉默是金”。
不说话,不表态,装死。
哎,临近年底了,最近很多朋友也在没日没夜地加班。
我想说如果难受了,就千万别硬撑,一份工作没那么重要,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。
如果实在需要加班,别在家加,给自己留个最基本的保障。
好好过日子,大家都平平安安的。

【浪浪亲选的保险,在这】
本文原载于公众号【浪浪历险计】